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琴
“麥子熟透遇上連續陰雨,不收割就會霉變發芽,收了又沒地方晾干。幸好有大自然米業幫忙,不僅為我們進行烘干服務,還免費提供倉儲,解了燃眉之急。”5月31日,曾都區北郊街道磙山村的汪鵬看著收入倉庫的小麥,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。
汪鵬是磙山村鄉村合作公司的負責人。去年村里成立合作公司后,整理200多畝農閑田種上了隨州香稻,收割后又種上了小麥,盼望著今年有個好收成。
合作公司剛成立,沒有烘干設備,也沒有合適的場地晾曬儲存。汪鵬介紹,公司之前與湖北大自然米業開展了香稻訂單合作。這次,他第一時間撥通了大自然米業負責人陳實的電話,尋求幫助。
大自然米業是隨州稻米產業龍頭企業,建設了年加工10萬噸優質大米自動化生產線、日處理500噸稻米的烘干設備、糧食低溫儲備倉等配套設施。連日來,陳實接到不少類似的電話,他當即決定將烘干設備臨時調整,全力提供小麥烘干服務。
“我們23號上午開始收割,當天下午就下雨了,24、25號出動7臺收割機把1200多畝小麥全部收完了。”曾都區萬店鎮黃家畈村克陽家庭農場負責人陳克陽介紹,“往年小麥以種植戶自己晾曬為主,今年天氣不好,而且小麥淋了雨,必須及時處理,在大自然米業的幫助下,300多噸小麥已經全部烘干。”
“這些小麥水分超過了30%,烘干耗時更久,我們開足馬力,每天可以烘干300噸。”陳實介紹。送過來的小麥水分含量很高,為了幫助農戶減少損失,確保小麥盡快降水除濕,公司增派人員三班倒,24小時機器不停,采取多次烘干的方法,第一次先將水分降至18%,騰出設備時完成二次烘干,最大限度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。公司還拿出了1.5萬噸的倉容用于臨時堆放小麥。
據悉,全市小麥面積79.93萬畝,截至5月31日收獲進度90%以上。目前,大自然米業發揮龍頭企業產能優勢,已為隨縣安居鎮、均川鎮,曾都區萬店鎮、何店鎮、北郊街道等地的鄉村合作公司、種植合作社等烘干小麥3000余噸。
|